首場3月15日由林安慶博士的演講揭開序幕,林老師為美國土木工程博士,卻因緣際會踏入台語及漢語研究,甚至赴荷蘭萊頓大學深造,提出古漢語在拓跋魏統治下,歷經了有系統的整體變化,對其後漢語之發展影響至深。本次演講「漢字古今音鑑與台語研究」便由其獨到之理論,探討今日台語口語與古漢語之關係,吸引幾近爆滿之聽眾,包括所內 、所外學生,亦有不少校外人士慕名而來,相當踴躍!
根據林安慶老師的看法,台灣河洛、客家話中的「白話層」乃是未受到突厥語影響的古漢語遺留,屬於「被遺忘的古漢語」(The Forgotten Han),因此若追溯白話音之源頭,將有助恢復古漢語面貌,亦可突破台語所謂「有音無字」的困擾。其最新研究成果《漢字古今音鑑》、《漢字古今音論》便整理出漢字之古今音對照,甫獲中研院之肯定出版。此外,巴克禮牧師1935年出版的白話字聖經,因忠實記載了大量的河洛白話,亦不失為珍貴而嚴謹的現成歷史語料,可以其與世界其他語言作同步並行研究。
林老師對漢語方言的研究與傳承充滿熱情,台下聽眾亦紛紛把握時間向難得回台的林老師提問請益。為推廣相關研究,林老師表示未來將架設專屬網站http://www.theforgottenhan.com,屆時歡迎各界前往討論交流,更希望有興趣的年輕學子投入相關研究。
![](/main1/eweb/uploadfile/20110816163626458.jpg)
|